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日美术馆外景 观复博物 21世纪被看作是私人博物馆的世纪。在我国,民间收藏也渐渐从“地下”转入“地上”,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后,私人博物馆、美术馆也真正进入了迅猛发展期。前者重在“藏古”,而后者意在“纳今”,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艺术之声”,却也有如琴瑟相合般在同一个时代里相映成辉。 私人博物馆中的“观复”模式 由马未都创办的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从1...
视频资讯:安思远旧藏火爆拍场 名家专场引藏界关注 安思远旧藏再次凸显名家品牌效应 众多中国大陆藏家前往纽约参与本次拍卖 一次备受瞩目的拍卖盛会 纽约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六大专场拍卖于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圆满收官,这次堪称拍卖史上最为隆重且最具号召力的拍卖盛会,总成交额高达1.3亿美金,同时刷新四项世...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海捞瓷”是收藏市场上对于从海底打捞出水的瓷器的一种称谓。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曾经有五艘中国沉船相继被发现打捞,从而将原本深埋在海底的一个个历史碎片重新捡拾起来。特别是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经过7年的保护性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海捞瓷也再一次成为众人热议的焦...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随着春节的脚步逐渐远去,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可以说已经正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年头。那么在2015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又将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呢?作为有着多年参与艺术品拍卖经验的业内人士,古陶瓷鉴赏家、收藏家胡智勇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展望2015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个是高端拍卖市场将继续在调整中求精求变,另一个就是大众拍卖市场将逐步趋向电商化。 高端拍卖市...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战国红玛瑙,是一个近期在收藏市场上经常被人提起的名字,因其与出土的战国时期文物中一些玛瑙饰物同料,并且与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红缟玛瑙颜色极其相似,所以人们就把这种玛瑙称为战国红玛瑙。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因其本身性质的优越性,几年间战国红玛瑙身价一涨再涨,其毛料价格甚至在一年的时间里就从几元、几十元一斤迅速上涨到几百、上千元一斤,大有追赶翡翠、和田、南红等传统玉石之势。 ...
(中国文物网编辑 于水秀)玉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奠基石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夏先祖就开始使用玉石。和田玉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玉石种类之一,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民众的购买力增强,不管是小巧的和田玉挂件还是和田玉雕都成为收藏热点。羊年来临,有关羊的和田玉饰品更是成为抢手货,这就导致假玉横行。下面小编就和您说说和田玉,为您的收藏提供参考。 和田玉雕 和田玉分类 狭...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2011年10月,一位名叫石娟的80后女孩,应好友之邀,从北京驱车到河北宣化的大山里游玩。在那里,她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美丽的石头。两三年以后,这种美丽的石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而且还拥有了一个充满着历史气息的名字——“上谷战国红”。由此开始,宣化当地的玛瑙开采和加工产业也逐渐兴盛起来。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对石娟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她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发现上谷战国红玛瑙的...
2月5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的“迎新春惠民生”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春节期间,和平区宏亿黄寺艺术博物馆将免费对百姓开放。 据了解,宏亿黄寺艺术博物馆馆藏以精品玉雕、景德镇手绘精品瓷器、精品沉香、精品木雕藏传艺术唐卡精品、高端民用陶瓷等藏品为主,包含李凤强等七位艺术大师的精品作品3000余件。另外在老北市文化园将举办知名书画家画展及现场笔会等活动。 据介绍,此次活动将为广...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一提起脸谱,想必大多数国人的脑海里都会一下子回想起这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不过,你知道吗?那“五色的油彩”除了能往脸上画以外,在一些生活日用品中也开始悄然出现了它们的身影。近日,在93号院博物馆举办的赵永岐脸谱艺术展上,人们除了能够欣赏到了传统的脸谱艺术品以外,还有许多颇具新意的脸谱艺术衍生品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赵永岐为观...
道玄钵 由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华陶瓷大师联盟等共同组织的“新丝绸之路”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日前在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展期将持续到明年5月份。来自中国五大传统名窑八大陶瓷产区的60多件作品参加了此次展览,其中禹州神垕镇刘家钧窑刘建军、刘志军兄弟的钧瓷作品《道玄钵》、洛阳“三彩艺”郭爱和先生的洛阳三彩《寻梦丝路》等19件作品将永存希腊,被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道玄钵》是当代...
中国文物网讯 2014年,中国内地著名企业家、收藏家在拍卖市场上频频出手,购买天价艺术品动作不断,一个又一个的天价纪录也由此产生。近年来中国大陆藏家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了国际拍场上的中坚力量,也标志着新的全球收藏重心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各种质疑与议论的声音也纷纷出现。而这些天价拍品与其所引发出来的种种相关事件,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2014年牵动藏界神经的焦点。 相关事件: 2014年中国藏家们...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随着去年一颗直径60米的小行星掉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原本十分小众的陨石收藏,仿佛一夜之间在中国国内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收藏热潮。无论是在古玩城还是在网上,动辄叫价高达几十万元的陨石层出不穷。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送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进行检验的民间陨石样品中,超过90%都是地球岩石。 近日,作为国内陨石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行...
(中国文物网编辑 于水秀)“书法的法就是我们要追求的一种法度,字的结构,写的字要像字,别人能认出来你写的字这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有些人写了一辈子可能都没有写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所以现在出现很多跟风现象。”赵俊海开门见山地说。 赵俊海书法 中国文物网:您认为书法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赵俊海:书法最根本的东西是打基础,就是踏踏实实,对前人继承的功夫深或者不深,加上后来对中国文化整体修养的吸...
“我想要有个博物馆,让这些嘉绒文明发展的见证传承下去。”每当活佛阿旺•丹贝降参看着堆满整个房间的古董时,他都会忍不住犯起愁来。 今年46岁的阿旺•丹贝降参,是四川甘孜藏区顶果山雍忠左钦岭寺苯波教寺院的第39世活佛。近3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收集能够反映嘉绒文化的物件,共收集文物3万余件,经书50余万张。 “藏区的群众都戏称我为‘乞丐喇嘛’‘活佛老板’。”回忆起自己的收藏之路,阿旺•丹...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近期有外媒报道称,一位中国富豪花费十几万欧元买下了一块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陨石。虽然价格不菲,但是这位富豪却认为物有所值,因为在他看来陨石是来自外太空的瑰宝,并且还珍藏着数十块这样的陨石。 近几年,国内也开始逐渐兴起了一股陨石收藏与投资的热潮,伴随而来的陨石价值及鉴藏技巧等问题,也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国陨石收藏家协会会长、资深陨石收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